HotJobs案例分析:垂直市场进入策略

2009年1月18日星期日

为什么研究这个案例

         HotJobs是一个面向用户的职业搜索引擎,也是一个为公司提供职位发布、跟踪和管理的终端平台。HotJobs创立于1996年,到2001年以4.6亿美元被雅虎收购时已经是全球第二大招聘网站,每年收益超过1.2亿美元。

         采访对象:HotJobs创始人及CEO Dimitri Boylan;HotJobs投资人及合作伙伴Boston Millennia Partners公司的Rob Jevon。

成功要素

先天优势

        HotJobs由Dimitri Boylan和Richard Johnson创立于1996年,他们俩认识到互联网能够为求职者和公司之间提供直接的沟通,这个想法很快演变成了产品。他们那时候在RBL公司工作——一家技术领域的职业中介,他们的工作就是寻找技术天才,所以他们找到了最好的程序员进行HotJobs产品开发。

         因为在诸多高科技公司拥有第一手的人事经验,HotJobs创始之初就对准了高科技产业,HotJobs对客户的需求了然于胸,并本着客户第一的态度将需求转化为产品创新。他们努力建立与每个早期客户(求职者和公司)之间的互信关系,力图解决每个用户的职业问题,而不是大肆宣传。

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合适定价

        HotJobs的创业团队缺少面向企业或大众市场的产品开发经验,但是这却成为了公司的独特优势,他们因此保留了在招聘领域积累的以客户(招聘者和求职者)为中心的理念,并将其融入产品的开发。

        HotJobs并不是简单的抄袭招聘领域的一贯流程,而是开辟了一种独有的在线招聘方式。传统的报纸招聘列表过程烦杂,格式刻板,在HotJobs之前,即使是最大的在线招聘系统也只接受传真格式,并需要48小时的发布周期。对于招聘者,没有自动或批量的职位发布方式,求职者如果想应聘多个职位也会痛苦不堪。

        与竞争者不同,HotJobs摒弃了传统的手动流程,依靠互联网提供信息的即时发布,他们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相继推出了简历追踪工具、在线招聘工具、和一个B2B系统(招聘者可在线选择招聘中介)。

        正如前面介绍的,HotJobs的定价是最初的主要优势之一,网站可按公司位、发布时间等方式收费,适应了不同公司的需求。而传统招聘列表按照列表数收费,60天(平均)内没有招满免费提供再次发布。相比而言HotJobs的收费方式简洁高效,也减少了过期信息。

垂直的市场进入策略,解决了鸡与蛋的问题

        为了使网站吸引足够多的求职者,HotJobs需要积累起一个足够大的职位列表数据库,而在1997年之前,这个列表只提供技术类职位,他们聚焦于高科技产业和投资银行,这些领域更倾向于接纳新手,对技术人才需求旺盛。此外,相比于其他职业,程序员这样的技术类工作更适合网上投递简历。

        大多数HotJobs的客户都是初次接触网上招聘,他们很快就接受了这个新概念,因为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公司间对技术人才的竞争愈演愈烈,公司对程序员的大量需求让HotJobs变得炙手可热。

         SGI是HotJobs的第一个公司客户,他们同样认为这种新的招聘方式令人振奋,实际上HotJobs网站使用的正是SGI的服务器。

充分利用多种广告渠道提升消费者认知

       1997年,HotJobs通过使用旗帜广告(banner)获得了很大成功,但1998年后广告价格飙升,随后的几年里公司在旗帜广告上的投入逐渐减少。1999年,他们在Super Bowl职业橄榄球冠军赛的广告上取得硕果,他们用200万美元的广告费换回了250万美元收益。广告招揽了数量巨大的访问者,即使是比赛期间也有极大的访问量,这让管理层都非常吃惊。HotJobs也因此吸引了诸多媒体的关注,作为Super Bowl的成功广告案例被广泛引用。

启动策略

        为了保证稳定的职位来源,HotJobs最初对前100家公司客户免费开放,许多公司因此转向Hotjobs。1999年以前,HotJobs一直采取“无猎头”政策,鼓励招聘者和求职者之间的直接交流,这是一个成功的营销策略,求职者常常疲于应付可恶的猎头,HotJobs因此从竞争者那里抢到了更多的市场份额。被雅虎收购前,公司85%的支出花在市场营销上。

退出策略

        1999年5月,HotJobs获得Generation Parnter公司和Boston Millennia Partners公司1600万美元投资,公司当时的年收入为800万美元,这些投资者为HotJobs高层管理团队的建立提供了指导,三个月后公司首次公开募股(IPO)获得2400万美元投资,11月份再次募得1.215亿美元。第一个对HotJobs表示有收购意向的是Monster,但随后雅虎以高出8000万美元的出价将Monster挤出局。如果是Monster收购了HotJobs那或许对报纸业的威胁会更大。HotJobs以四倍市盈率出售,这笔交易完成时正是美国经济的困难时期。

       在线招聘市场发展迅速,根据Borrell Associates的数据,2006年在线招聘广告市场(59亿美元)首次超越报纸招聘广告市场(54亿美元),HotJobs占据了9%的市场份额,同行老大Monster市值67亿美元,收入从2001年的5.3亿美元增长到目前的11亿美元,2001年Monster的市场占有率为60%,但2007年只剩30%,很大原因是Careerbuilder的异军突起。

抛砖引玉

        HotJobs采用了垂直的市场进入策略,集中在一个产业(高科技产业),集中服务于一个群体(程序员等),但是经过几年横向扩张,如今我们看到一系列新的网站(包括一些已有的),它们共同的特征是保持垂直,专注于一个行业。综合的招聘网站固然方便了招聘者,但是搜索结果的有效性、相关性和数据质量对于招聘者和求职者都有局限,这些网站更适合用来寻找你的下一份工作,因为不需要过多思考。

        根据CareerXroads的数据,2005年28.4%的网络招聘由三大招聘网站占据(Monster.com,Careerbuilder和雅虎),其它网站占了22.4%,余下的50%则来源于公司网站。在大型网站占据了搜索引擎营销等传播优势的情况下,小型网站的成长尤为引人注目。注意力的分化会继续蚕食大型招聘网站的市场份额,雅虎通过旗下的诸多网站吸引求职者,Careerbuilder则与报纸媒体建立合作关系以获得更多用户。随着博客、协作网络和社区的发展,我相信小型的网站和社区(所谓长尾)会继续超越大型招聘网站,这些网站在各自领域比综合招聘网站更有优势。值得一提的是,27%的外部招聘是由公司员工推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网络和社区的发展趋势,Linkedin就是一个好例子。

        网络招聘是互联网应用的成功典型之一,HotJobs通过技术建立起在网络招聘市场的领导地位,而高科技领域只是这个900亿美元大蛋糕的一小块,持续的创新将给网络招聘带来更深刻的变化。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