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4日,长江商学院举办以“中国企业的新蓝天战略”为主题的高层论坛,探讨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中国民族企业新的方向、战略与重点。新浪财经全程独家报道。以下为: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发言。
施正荣:谈到我当时只带了一个脑袋和几十万美金到国内创业,我刚才听赵教授关于机制的理论,我认为结合我的经验来说,它确实很重要。他第一个就是说计划、执行和监控的重要性。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成功?我说:“天时、地利、人和”。我想可能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对机制的表述。作为一个科技创业者,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很强的商业意识,或者是市场意识。其实项院长也是在做一个企业,在做一个商学院。他之所以能成功是跟他的思维有关系。我觉得作为一个技术型学者创办企业,一定要有商业意识和市场意识。
我觉得创新最重要的是理念创新。项院长在是中国是属于批判的学术派的学者,学术派是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思维。我觉得一个人具备了理念的创新就成功了一半。没有一个创新的理念,你永远都不能超前。你没有创新的理念,就很难有一个创新的战略,或一个创新的执行力。所以很幸运,尚德公司有一个很好的团队,同时这个团队也有很好的执行力。我们公司自从在国外上市以后,也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让我们把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我们也尝到了甜头,就花大代价招聘国内外一流的人才。我过去跟他们开玩笑,以前是没钱,雇不起人。做了一年都没有结果。现在招到了到位的人,甚至一个星期就把事情做好了,无论是定量的,还是定性的。所以我觉得人才非常重要。
主持人:您是先知先觉,但是大多数人是后知后觉。您说一下您是怎么获得这个先机的?
施正荣:在1995、1996年 太阳能开始发展,当时我在遐想,也许这技术真能派上用场,所以一直关注事态的发展。1995年到2000年太阳能技术一直发展很快,我就跟国内的一些企业谈,我的技术能派上用场,我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加上自己比较强的背景。而且我自认为我不是死读书的人,我有商业意识和市场意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决定到国内来。但是我在国外研究的是第二代的太阳能利用,但我很明白,在国内不能用这个技术。所以我决定用第一代技术制造大规模的生产。
很多技术人员对技术要求非常的完美,一定要用最先进的最完美的,但对企业来讲,未必合适,要用消费者最需要的技术,这也是能为你创造最大价值的技术。所以我们选择了合适的技术,并且我们用一种超常规的速度发展这个产业。当第一条线投产以后,很快把市场定位在了中国。我们之前没有把市场定位在中国。所以,我们很清楚把市场定在国外。在投产不久,很快把03年的产品权卖掉了。第一条线投产3个月,我马上提出来要扩产。当时我们没钱,但是看到市场有机遇,就采用二手设备、国产设备,改变工艺,用最低的成本,把它最快建成,到2003年底建成了,然后抓住了2004年的火爆的发展机遇。公司的产值一下翻了十倍。这就是我刚才讲的天时地利人和。再一个要有政府的支持,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我是不会回国创业的。
淘宝热门商品:
|
|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