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呼狐朋狗友去另一狐朋狗友的茶楼喝了一通茶,侃了一通山。是夜,坐下来又不禁胡说一通的,呵呵~~说什么?说什么?反正说了也就说了,你们也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是不是?
小企业,依旧是什么小企业的,呵呵~~还要什么所谓成功之道,自我感觉是有些大言不惭状。
当然小企业固然是小企业,不过所谓的什么大企业通常也具备小企业的很多本质特征的。就像当所谓的大企业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市场时,它在这个新的市场就是一小企业。如果我们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大企业在开始新业务、开发新市场、推出新产品的时候,在经营上也会重复小企业的很多错误、在发展上也会经历小企业成长的道路。
正是由于这什么小企业如此普遍地存在于商业竞争中,所以说说所谓小企业独特的成长规律和成功经验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方面,从什么纵向角度来看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历史规律,所有所谓成功小企业的成长道路都或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试错阶段、突围阶段和转型阶段。
不是常说万事开头难嘛,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小企业在发展之初都会经历这一个试错阶段的,即使他们预先做了很多什么所谓的市场调研、商业规划,他们仍然会发现有很多没有预料到的新的、重要的事情发生。俺相信绝大多数小企业都是一路磕磕碰碰、不断调整方向,才终于发现一条发展的快车道,这也就是小企业在初期不可避免的“试错阶段”。试错绝对不是什么坏事,因为小企业需要在这个阶段锻造出一个有力的什么领导核心,和一个具有优良执行力的团队。某些企业高开低走,“少时了了,大未必佳”,真正成功的企业则在这试错阶段扎实基础,低开高走,步步提高。
小企业能否顺利从这试错阶段进入到所谓突围阶段,既需要外部的机会青睐,更需要企业领导人当机立断地决策,在这什么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去寻找若隐若现的机会,再依靠试错阶段所积累的团队力量、依靠随机应变的创新能力和“咬定青松不放松”的专注精神把机会兑现,使企业脱胎换骨、突围而出。
同样严峻的考验来自于小企业取得初次突围的成功之后是否能够及时转型,这是企业能否长久维系繁荣的关键。企业要想转型成功,关键要敢于而且善于去什么否定自己,小企业需要认识到前期成功的偶然性。否则,必然会由于继续追求高风险增长而导致组织失控。只有经历了成功转型的企业才会变得越来越成熟,而且一般不会再猝死。
这或许就是小企业的成功路线图,小企业每轮回一次成功路线图,就变得更加优秀,那些能够经历多次成功路线图的企业就会非常接近卓越。
另一方面,咱在从横向角度来看这所谓小企业在三个不同阶段的成功要素,不才胡乱总结出十个自己所谓很关键的成功要素:资源整合、冒险精神、创新能力、品牌意识、差别化经营、专注、家族式核心、合适的管理、企业文化、转型能力等等。 或许最值得深思的是,这十个成功基因既不是同等重要,各自的重要性也不是一成不变。一种成功基因并非越强越好,而是要和企业的阶段相匹配,这才是最重要的。例如,当企业处于所谓试错阶段时,如果过分强调什么管理规范,其实既不必要,而且还会无谓地增加管理成本,还有可能扼杀企业尝试、创新的空间,反而发挥有害的作用;而当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强化企业文化的建设、以及弱化家族色彩对继续成功就变得更加重要。这或许正是体现小企业成长规律和经营特色的地方。
很多人对什么企业的经营管理抱有很多偏见,例如企业要做详细的战略规划、不能拍脑袋啊;开始新业务之前,要做好调研,要“谋定而后动”啊;家族式企业应该两权分离,把企业的经营权交给职业经理人啊;企业应该多下功夫于产品创新,避免产品同质化啊等等。当然这些看法当然不能说是错的,但为什么称之为“偏见”呢?就是因为它们被绝对化了,以为所有企业、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企业都应该无条件地执行这些教条,否则就错了。真理距离谬误只有一步之隔。对于一切处于摸索阶段的小企业来说,这些偏见的害处就更大。你说呢,是不是?
不说了,不行了,真的很受不了自己的大言不惭的,虽或许还有些什么意犹未尽的,也确实有些不好意思了,还是什么待续吧。打扰,你们忙,走也。
淘宝热门商品:
|
|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