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一门学问的路上,如果能偶遇大师指点,则是一件幸事,如果能遇到一群大师,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阅读华章经典管理系列,就仿佛是在探寻管理学的道路上,遇到了一群大师。
日益公司化的组织以及日益组织化的社会,已经让管理学知识逐渐成为了现代人生活的一项必备常识。然而,“因为管理,我们的社会越来越难以管理”。面对纷繁芜杂的管理学的新概念和新流派,人们更多的感觉是无所适从和不明就里。这个时候,回归经典,或许应该是管理学的初学者们最理性的选择。泰勒、法约尔、巴纳德、明茨伯格……阅读这些教科书式的人物的作品,就仿佛是在触摸管理学中最坚硬的那一部分,其中虽然有一些已经年代久远,但他们在管理学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包括现在)都具有无法替代的现实意义,而决不是仅供后人瞻仰的“纪念碑”。每一个从事管理学研究与实践的人,只有穿过这些大师的经典作品,才能算是真正的“登堂入室”。之所以如此,主要基于如下的几个原因。
首先,这些经典作品,是管理学中最具思想魅力的部分,也最能激发初学者的兴趣,进而使其投身其中。“检验钢珠的女工每天工作10.5个小时,每周六休息半天”,实施科学管理3个月之后,“她们每天的工作时间缩短为8.5个小时,工资提高了80%,每个月有两整天的带薪休假”。这是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所列举的案例之一,非常现实地刻画了管理学最初的状态,也道出了管理学最核心的价值——使“生产力因之成倍地增长,工人的实际收入急剧上升,工作时间减少”。管理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而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中基于科学精神的艺术化表达,在今天看来,仍然充满了令人愉悦的论证之美,这也为后来的经典作品奠定了基调。其后的《决策是如何产生的》以及《Z理论》等作品,虽然论述的主题与前者有所不同,但行文风格都延续了这一精神。阅读这些作品时,读者既可以体会到理性分析的美感,又可以感受到现实生活的气息,即使是没有太多管理学知识背景的人,也完全可以理解作品的内容,体会其中的乐趣,享受管理学实践与研究的快乐。
其次,这些经典作品都在其学术门类中一直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相当于是为投身其中的人所绘制的一张张学术地图,使他们得以迅速把清脉络、找到方向。1916年,亨利。法约尔就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绘制了整个管理学科的结构图,包括企业的六项职能、管理的基本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及管理的一般原则,使得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理论体系上得以真正确立。而明茨伯格的《战略历程》和《明茨伯格论管理》则是有志于探索战略和组织理论问题的初学者最好的路经指导,其对于10大战略学派和7种组织形式的描述和阐释,几乎涵盖了这两个管理学高端领域的每一个细节,使每一个准备进入或者正身在其中的人,都可以借此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最后,这些经典作品中的大多数都曾为管理学的研究开辟过新的方向和空间。福列特在1920年代就在组织文化、领导学以及管理心理学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创性的探索。正如她自己所言:“我讨论的既非是什么,很大程度上也不是应该是什么,而是可能是什么。”她在上述领域所提出的各种“可能性”,为后来的学者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所探讨的这些方向,至今仍然是管理学界的热门话题。与之类似,巴纳德以《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奠定了组织理论研究的基础,后来的西蒙、德鲁克、明茨伯格等诸位大师,都明确表示自己曾深受巴纳德思想的影响。而《彼得原理》虽然不是人人都喜欢,但人们也不得不承认其所开创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层级组织学。
管理学的研究和探索是没有国界的,而这些经典作品对于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只有20多年的我国企业和管理学界来说,无疑具有着坐标一般的现实意义。阅读这些经典作品,将使那些面对日益茂密的“管理学丛林”一片茫然的人们真正产生对管理的兴趣并深入其中;使那些已经深入其中的人把清主流脉络,明确方向;使那些已经明确了前进方向的人迅速到达学科前沿,找到自己发展的空间,为整个学科贡献更多的经典思想和作品。总之,这些经典作品才是推动管理学不断向前发展的最真实的力量。
淘宝热门商品:
|
|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