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采访一位与知名风险投资机构合作的创业者,不可免俗地问对方:“你们何时上市?”
我和对方都笑了,肯定有不止一位记者问过同样的问题。这几年境外资本市场成就了很多内地富豪,从互联网新贵到碧桂园的地产大亨,一旦上市就被置于聚光灯下,人人称羡其财富传奇。现在A股市场火了,登陆中小企业板的新上市公司,发行市盈率高得让人瞠目结舌,“上市”这件事情越发凝聚了更多人的财富憧憬。
“我现在95%的精力,是放在公司管理体系的建设。我们一年间发展到全国这么多省,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流程,才是当务之急。”这是采访对象给我的回答。至于上市,对于这家吸纳了风险投资的企业来说当然是必由之路,但它“只不过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财务安排”。
上市的确只是个财务安排,即使是将上市作为主要退出渠道的风险资本,也会恰当选择其时机。今日资本总裁徐新曾对我说过,她希望她投资的企业能够耐得住寂寞,宁愿晚一点上市。要上市就必须有盈利,为了盈利就要牺牲扩张速度,而后者恰恰在国内高度竞争的环境中是个致命伤。相反,企业多发展几年,长得更大一点再上市,不但基础更牢靠,还能够获得更高的估值。
但是,上市却又是一个最直观的评价手段。超额认购的倍数,市盈率的高低,股价的数字,这些量化的指标,似乎成了衡量企业和企业家最有说服力的标准。每年各种富豪榜更是对这种标准一遍遍地重复、强调和渲染,不断加深舆论先入为主的观念。
这样的成见是有害的。一方面它让人们忽视了创业的艰辛不易;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并不是到上市为止,用好募集资金,获得持续发展才是要义。把上市和聚敛财富直接画等号,扭曲了人们对创业和财富的理解,从而不利于在我们的社会培养真正的创业精神。
0 评论:
发表评论